馬拉松近年愈來愈流行,42.195 公里對身心都是一份挑戰!跑完後用 RICE 恢復法,可幫助類似的大強度運動後恢復。
TEXT | 吳賢君 @AASFP
RICE 其實並不是嚴格的順序
四個步驟:休息(Rest)、冰敷(Ice)、緊壓(Compress)和抬高(Elevation)。
不過我通過多次實踐摸索出一點實戰經驗,首先 RICE 其實並不是嚴格的順序,只不過為了押韻或者便於記憶,我建議的步驟應該是 ICER。
冰敷(Ice)
42.195 公里的比賽之後,一般的選手會感覺非常疲勞,甚至想立刻躺著休息,這也是我培訓志願者時,提醒大家要「叫醒」選手的原因。
其實賽後 24-72 小時內,最建議進行的恢復手段就是冰敷,而且要用足夠冰的冰去敷。因為,只有急劇降溫才能使破裂的毛細血管快速收縮,避免繼續滲血(或許是其他體液),所以溫差必須足夠大。
緊壓(Compress)
賽後,身體會滲出各種液體,你的腿、腳都會開始水腫,穿上功能性服裝、或至少穿上恢復用的壓力褲,強力壓縮能協助縮短恢復時間。
抬高(Elevation)
抬高和壓縮的目的其實相近,今晚在冰敷和壓縮後,抬高小腿放在沙發墊或者背包上就行,沒必要太高。
休息(Rest)
認真執行以上三步之後,已經能大大縮短恢復時間。現在終於輪到休息了。身體連續運轉了 3-6 小時後,睡眠有可能更好、也或者變差。因此睡不著或睡不踏實也別著急。
實在翻來覆去,可以起床吃點東西接著睡,一般來說,喂飽肚子後,就能睡踏實了。
加一個 “S“
其實,還應該加一個“S“,就是 SPA 的意思。泡一個香薰澡,再進行 90 分鐘的按摩,估計明天就可以輕鬆的繼續上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