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川異域,風月同天。人類悲喜往往相通,所以打動人心的作品亦往往跨越地域和時間。最近泰國電影《放開那個和尚》 (Will you Marry Monk?)展開海外宣傳,而主演的Pae Arak Amornsupasiri 接受亞洲電影大獎學院邀請,來到香港參與學院舉辦的「亞洲電影巡迴放映」活動。
從歌手到導演
Pae和許多藝人一樣,都是拍攝平面廣告進入演藝圈;俊朗外型讓他踏出第一步,其後他廣泛涉獵圈內不同崗位,例如歌手和演員。他主演的作品《鬼肢解》(Body ... Sob 19) (2007),令他一舉入圍被稱為「泰國奧斯卡」的金天鵝獎最佳男主角。2009年,他主演的《致命切割》(Slice),屬於限制級作品,題材講述兩位男孩的純真友誼,卻帶來巨大的災難。此片題材破格,加上演繹細膩,不僅令他再度入圍金天鵝獎最佳男主角,同時斬獲Star Entertainment Awards電影最佳男演員。
演而優則導,Pae今年更推出導演作品《佛牌爭奪戰》(The Stone),講述眾人在爭奪佛牌時的眾生相,成績理想,更成為2025年上半年泰國票房收入第二高的電影。回到演員本職上,他今年交出喜劇新作《放開那個和尚》,新作與主演《我們的秘密》的泰國頂流女星Orm合作,Orm飾演Pae的胞妹。電影裡,他飾演虔誠的泰國上座部僧人,生活清心寡慾,緊守教義,連齋戒時間都要分毫不差,否則寧願整天滴水不沾;他向來鄙視沉迷物慾生活的日本僧人,然而諷刺的是,其妹夫偏偏就是一名日本僧人,妹夫甚至有黑幫背景,被仇家街頭追殺。為此他極力反對妹妹的婚事,試圖棒打鴛鴦,過程中鬧出不少誤會,惹出連串啼笑皆非的趣事。
家人正是心的所在
Pae真人高大,今次我們先拍照,我發現他整個人精氣神都很好,就像東南亞神話裡的王子,身子端正,手肘呈直角的放在手墊上。訪談開始,他提議我坐得近他一點,電影大明星成了鄰家大哥哥,十分親切。問他用甚麼顏色形容自己在新作飾演的角色?他說橙色,因為它貼近袈裟的顏色。
作為不同影視崗位都有所涉獵的電影人,一定會像戲裡僧侶一樣,遇見過文化和價值觀不同的情況,更甚者會有矛盾,但Pae對此態度平和。他指出現今社會文化差異不算太多,反而可讓大家因此了解和體諒彼此,找出共同點,製作出能被不同地方的人都喜歡的作品。
Pae的性格平和踏實,我問及他自己的性格又與戲中僧侶性格相似嗎?Pae馬上笑著說不像。他說現實中的自己,一定會確保家人得到幸福才放心。顧家的他,不知道想和哪位家人一起看自己的電影?不出所料,他堅定地回答:「全部!」,沒有半點遲疑。
推而論之,如果可以穿越到某時空守護家人,Pae應當會奮不顧身吧?他會想穿越到哪個時段呢?他低頭沉思。當刻,我明白Pae真正想穿越的不會是時空,而是身份。在外,他是泰國影壇新力量;在內,他是顧念家庭的宗族成員。這令我想起家喻戶曉的日本卡通《多啦A夢》,大雄平常總亂用多啦A夢的法寶,弄出不少亂子。可是,當他使用時光機時,就會正經八百地探望祖母;巧妙的是,作者藤子·F·不二雄在這裡設計圓滿閉環:22世紀,不老不死的多啦A夢,為了永遠守護大雄,再坐時光機回到現實的日本。不管昭和、平成或令和年間,多啦A夢都是大雄的知心小夥伴。家人所在,正是吾家。
泰國人家庭與宗族觀念濃厚。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成家立室?Pae Arak現年41歲,正是男演員的黃金時間:不會老態龍鍾,同時比年輕人更有成熟男人味,會不會更想抓緊時間安定下來呢?他曾在訪問中提及,自己已很久沒考慮結婚,他聽聞不少別人的故事後,更堅信婚姻或只是某個時代的觀念,其作用或在於避免發生麻煩,例如另一半為自己處理財政和身後事安排。訪問中,他說暫時毫無結婚計劃。他身邊朋友多已結婚組建家庭,自己也習慣參加婚禮,甚至偶爾會構思自己婚禮的樣子,但坦言「等我結婚了再告訴大家」。Pae在訪問中也說自己從未隱瞞感情,只是認為生活上不需要向外界過多解釋,與另一半彼此相處舒適、容易理解對方即可。
值得期待的港泰作品
除了演員、音樂人身份外,Pae 亦已開始涉足幕後,擔任電影導演並自編劇本,坦言幕後工作「忙得不可開交」,需處理大量細節,是極具挑戰的任務;身邊人曾勸他「當演員已足夠」,但他仍堅持嘗試新領域。
導演技巧從何而來?技巧來源於多年演藝生涯,他稱自己做演員時「已讀過幾百個劇本」,對劇本創作與影像邏輯有深入理解,認為「能讀懂劇本就有能力嘗試寫劇本、做導演」,充滿自信。例如他曾經在《鬼將軍2》(Khun Pan 2)演繹角色Sua Bai。這角色表面上是急躁的花花公子,實則有著痛苦的過去。而他在去年參演《青春之回》(In Youth We Trust),飾演監獄中大反派,演繹充滿層次。Pae通過以往對參演角色的多面演繹,為他現時挑戰編導崗位帶來基礎。未來如果有機會製作關於香港的電影,Pae會想拍攝甚麼內容?他用了十秒沉思,表示希望拍攝金融商戰的作品。此外,他都希望拍攝有關香港青少年的作品。若真的有這個機會,不知道會否於九龍城取景?如果能夠取景於港泰雜處之地,成品定當有著不一樣的風情。
假若這份設想能成真,我們就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泰式敘事與香港街景的碰撞 —— 就像他身上那種明星視野與謙卑持家的反差感一樣,值得期待。